平昌县优秀教师事迹展播① || ​何铭香——三尺讲台铭初心 满盈书香育桃李

更新日期:2024年522    来源:四川先锋网

 

 

  

 

 

       何铭香,女,41岁,平昌县实验小学英语教师,同州学区小学英语教研员,平昌县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课堂教学展评累计12次获得县级及以上一等奖,先后获评平昌县“国培送教专家”“优秀通讯员”、巴中市“书香人家”“优秀教师”等。

 

三尺讲台铭初心  满盈书香育桃李

 

       她手捧朴素的爱,心藏炙热的情,兢兢业业教书,勤勤恳恳育人,二十年如一日。她用责任诠释使命担当,用行动探索书山路径,用真心书写为师情怀。

 

 

以趣导学,激发学生内驱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从教20年,日复一日的课堂,堆积如山的作业,不仅没有冲淡她对英语教学的热爱,反而使她对小学英语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与创新。

 

 

 

       她主张摒弃传统的死记硬背,哪怕是一个单词、词组,她也总能“编”出易于记忆的故事、朗朗上口的儿歌。一个个充满趣味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运用语言交流的愉快体验中获得了进步与成长。她所教学生既学得轻松、说得流利,又能让成绩遥遥领先。先后获得市级课堂教学展评一等奖7次,县级课堂教学展评一等奖5次,教学成果奖4次。

 

 
 

 

 

       她积极倡导用生活浸润课堂,将英语教材中枯燥单调的知识与学生所熟悉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并巧妙联系,积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讲到四季时把学生带到操场观察叶片的变化,有时还会遴选部分学生代表到超市开展口语交际,知识也从一朵花、一片云、一棵树中慢慢跳跃到孩子们的口中,真正实现“语言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在她的课堂上,孩子们不仅有话可说,而且有话想说。

 

 

以身示范,引领群雁齐飞

 

 

       小学英语不仅是一个语言类教育学科,也是学生素养培育的重要学科。她坚持在专业提升上下功夫,在核心素养上做文章,连续4年承担全县小学英语国培工作,上示范课10余次,开展专题讲座8次,成功跻身平昌县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工作室成立以来,她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建制度、抓课堂、结对子,带领工作室16名成员共同成长。坚持每月两次集中研修,每期一次擂台挑战。工作室成员轮流主持、轮番上阵,大到一堂公开课的设计,小到一个知识点的研磨,全员参与、全程互动,人人都有舞台,个个都能精彩。3名成员在全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斩获一等奖,2人在全县首届青年教师风采大赛中喜获一等奖,2人在巴中市骨干教师培训中上示范课。

 

 

 

       她鼓励所有成员积极参与送课下乡活动,带领全体成员精选课题、精心备课,深挖教材、深研课标,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反复演练、反复打磨,竭力将每一堂“送教课”打造成“示范课”。工作室成立一年多来,已送出精品课14次,承担网络直播课2次,开展专题讲座12次,近500位老师直接受益,实现“群雁齐飞”的良好态势。

 

 

以书为友,慢享阅读时光

 

 

       读书是最好的学习。一直以来,她都没有停止过读书和学习的脚步。讲台上、办公桌、床头柜,她都喜欢放几本书,眼见之处皆有书的风骨,方便随时阅读。

       学生在教室阅读时,她也会拿出一本书来,细细翻阅,书香在教室飘散。孩子们见到了,也会好奇地追问:“何老师,你刚刚看的什么书呀?我都看见你笑了。”“何老师,我们可以交换书吗?”她爱读书,她的孩子们也爱读书,班上有孩子的个人藏书已达500册。

 

 

 

       在办公室,她喜欢放一些诗集和散文。处理班级孩子们的调皮事件后,她会翻上几页、读上几首,这样,心就静了。忙完一天的工作,卸下琐碎日常,在灯光的陪伴下,她和书籍相伴为友。她年均整本书阅读超过30本。受她的影响,家里两孩子也养成了看书的好习惯,客厅是他们打造的“看书吧”。2016年10月,她被评为“巴中市第二届书香人家”;2023年10月她被天府组委会推选为“城市读行者”。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载着兴趣和责任,她还利用节假日、周末,组织留守学生,召集青少年开展线下读书分享活动,成功策划6期读书会,超400人次参与其中。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放下手机、放弃游戏,捧起书本、走进经典,开始了以书为友的生活。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20年来,她怀揣着美好的教育理想,用爱心浇灌成长,用知识托举希望。20年来,她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平昌的教育热土上默默耕耘,孕育出了一片桃李芬芳。